据报道,在北京市人大代表询问会和政协委员咨询会现场,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表示,为缓解小升初择校乱,北京市仍将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而推优、特长生比例会逐渐压缩,最终全面取消。消息一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小升初特长生的存废再度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认为,取消小升初特长生,在推进义务教育公平上迈出了一大步,而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一旦取消特长生,则让那些真正有特长的孩子没有发展空间。
早在2010年,北大附中独树一帜地在全市率先取消了小升初特长生,此举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北大附中取消特长生招生,是考虑到“普及”与“提高”。对此,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该做法过于激进,这对那些真正具备一定特长的孩子并不公平。小升初特长生存废拉锯战也因此打响。近几年来,这个问题不断被提及,但并没有真正影响到特长生招生。每年5月,小升初特长生报名现场依然火爆。直到去年年底,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不断减少特长招生”。2013年,北京市招收小升初特长生学校减少三分之一,人数缩减600人,由往年的1800人减少至1300人。在今年小升初政策尚未公布之时,也有不少关于小升初的猜测,特长生存废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对此,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小升初特长生”和推优、共建一样,是北京独有的,这源于北京的小升初择校热潮。在不少家长看来,特长生是小升初择校的一种最合理途径,在无法拼钱和拼权的时候,特长生是择校的唯一“稻草”。而在当前小升初择校竞争十分炽烈的情况下,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义出发,取消特长生至少能够为择校降温,这是为如火如荼的择校热、考证热撤下了一块柴火。杨东平指出,取消招收文体特长生,并不是否定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只不过是使它与择校脱钩,从而恢复本来面目。
教育专家熊丙奇也指出,“特长生”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已经发生了异化,不少学生培养特长是带有功利性的。因此,政府部门和教委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想尽力恢复单一的评价体系,但这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择校,另一方对于真正有特长的学生则失去了发展空间。熊丙奇认为,在治理小升初择校上,共建生和条子生应该废除,但特长生仍应保留,至少特长生是凭能力择校。此外,取消特长生招生对于缓解择校热来说,治标不治本,我们最终还将政策应落实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如果我们只是在招生环节上做文章,那择校暗流仍会涌动。只有义务教育均衡,学生评价标准多元化,才能真正破解择校难题。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