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历 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编制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2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制订而成的。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历史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知识与能力要求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注重考查学科的基本能力,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③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整理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重要的历史规律。
④基本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能辨别、提取有效信息,能初步运用信息说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⑤初步掌握识别和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
⑥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历史表达技能。表述条理清楚,语言准确。
⑦初步能科学地比较不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概括其特点。
⑧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客观、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由此,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方法。
②能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说法的真伪、对错或某些观点的立场、态度、倾向做出判断。
③能初步对资料的历史价值进行鉴别,对资料与观点的关系做出判断。
④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整合,使之具有一定的历史或现实意义,并据此给出中肯的评判。
⑤能根据史实,初步运用迁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历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③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初步具有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意识,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以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因此,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力求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
(二)考试要求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三)学业水平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将考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依次用A、B、C、E表示。
各等第标准分述如下:
A—优秀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A等第的考生,能系统掌握考查范围内的基本历史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准确地再认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能准确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等,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要点齐全,文句简练。
③能全面地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建立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重要的历史规律。条理清楚,认识完整。
④能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方法,对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说明、论证,表述准确。
⑤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历史知识、方法,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及其观点进行正确分析、比较和评价,思想观点正确,表述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B—良好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B等第的考生,能较好地掌握考查范围内的基本历史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较好地再认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能较好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等,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要点较齐全,文句较简练。
③能较好地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建立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重要的历史规律。条理较清楚,认识较完整。
④能较好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来说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⑤能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观点正确,表述清楚。
C—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C等第的考生,能掌握考查范围内大部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具有历史学科的一些基本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再认最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
②能初步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内容等,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要点无重大遗漏和错误。
③能初步归纳和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建立最重要的历史线索,概括最重要的历史规律。条理尚清楚,认识尚可以。
④基本掌握阅读简单历史材料的技能,能从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来说明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⑤能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和评价。观点尚正确,表述尚清楚。
E—不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E等第的考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尚未达到C等第的要求。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8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
必修第一册 40±5%
必修第二册 30±5%
必修第三册 30±5%
2.考试要求分布
识记、理解 约65±5%
应用、综合 约35±5%
3.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80%
非选择题 20%
4.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 约70%
稍难题 约20%
较难题 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