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
重点学科一览表
|
类别
|
数量
|
学科名称
|
国家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
1个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国家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
8个
|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培育)
|
上海市重点学科
|
10个
|
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包括生物化工)、发酵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环境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农药学、社会学
|
学院专业介绍
|
化工学院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
|
轻化工程
|
油气储运工程
|
||||||
生物工程学院
|
|||||||||
生物工程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
应用化学
|
材料化学
|
化学
|
|||||||
药学院
|
|||||||||
药学
|
制药工程
|
药物制剂
|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信息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安全工程(安全检测技术)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
环境工程
|
安全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
理学院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物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商学院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流管理、
|
工程管理)
|
|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
会计学、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
|||||||||
工业设计
|
广告学
|
风景园林
|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
外国语学院
|
|||||||||
英语
|
日语
|
德语
|
|
|
|||||
法学院
|
|||||||||
法学
|
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
|
|
|
||||||
中德工学院(中德合作专业)
|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
|
|||||||||
国际经济与贸易(高水平运动员)
|
|
|
|
||||||
南京军区国防生
|
合作办学
|
历年分数线
|
年份
|
省市
|
批次
|
科类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重点线
|
备注
|
|
|
|
|
|
|
|
|
|
2014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38
|
607
|
587
|
543
|
|
2013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50
|
597.6
|
568
|
550
|
|
2012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586
|
532.5
|
486
|
477
|
|
2011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596
|
535.8
|
486
|
484
|
|
2011
|
北京
|
第一批
|
文科
|
572
|
550.5
|
529
|
524
|
|
2010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18
|
555
|
524
|
494
|
|
2009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05
|
548
|
504
|
501
|
|
2008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26
|
553
|
512
|
502
|
|
2007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22
|
574.6
|
541
|
531
|
|
2006
|
北京
|
第一批
|
理科
|
627
|
578.6
|
538
|
528
|
|
年份
|
省市
|
批次
|
科类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重点线
|
备注
|
2014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17
|
590
|
584
|
516
|
|
2013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10
|
589.1
|
581
|
521
|
|
2012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19
|
601
|
594
|
530
|
|
2011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00
|
581.3
|
570
|
515
|
|
2010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588
|
568.8
|
560
|
509
|
|
2009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16
|
565
|
528
|
502
|
|
2008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28
|
582
|
549
|
522
|
|
2007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09
|
579.1
|
566
|
509
|
|
2006
|
天津
|
第一批
|
理科
|
616
|
549.4
|
520
|
505
|
|
年份
|
省市
|
批次
|
科类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重点线
|
备注
|
2014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65
|
640
|
634
|
573
|
|
2014
|
河北
|
第一批
|
文科
|
603
|
594
|
591
|
563
|
|
2013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18
|
599.3
|
592
|
538
|
|
2013
|
河北
|
第一批
|
文科
|
594
|
586.8
|
583
|
561
|
|
2012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31
|
618.2
|
613
|
564
|
|
2012
|
河北
|
第一批
|
文科
|
598
|
595.1
|
591
|
572
|
|
2011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50
|
630.7
|
621
|
581
|
|
2011
|
河北
|
第一批
|
文科
|
588
|
583.4
|
581
|
562
|
|
2010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31
|
609.9
|
603
|
561
|
|
2009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28
|
616.1
|
611
|
569
|
|
2008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29
|
593
|
582
|
552
|
|
2007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48
|
621.4
|
597
|
587
|
|
2006
|
河北
|
第一批
|
理科
|
637
|
618.4
|
609
|
577
|
|
录取规则
|
奖助学金设置
|
多元奖助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
2013年4月26日
|
●3大类奖助学金每年金额达2000多万元
●2012年,发放本科生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927万元,1549名学生受益
●勤工助学中心每年提供近万个岗位,学生年受益1663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努力实现“决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形成了“奖、助、勤、贷、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坚实保障,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实践平台。
奖助学金
我校奖助学金分为政府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三大类,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000余万元。
政府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2012年,我校共有158人获国家奖学金,493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417人获国家助学金,38人获上海市奖学金。
学校奖助学金是我校专项拨款设立的奖助学金,包括综合课程奖学金(覆盖40%在校生)、单项奖学金、专特长奖和创新奖、先进个人奖(覆盖面达在校生总数的10%)。学校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了激励措施,如寒梅奖学金等。
社会奖助学金是由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我校设立的奖助学金。我校现有巴斯夫、宝钢、亚什兰、洛德、艾利等企业设立社会奖学金,还有成思危名誉校长等校友设立的奖学金。2012年有412人获社会奖学金。此外,社会团体和个人还设立了各种助学金,2012年有134名学生获社会助学金。
日常帮困
“绿色通道”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学校设“绿色通道”受理点和勤工助学受理点,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采取针对性资助措施。入学后,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慈善爱心卡,开展免费电脑培训等活动,并指导国家助学贷款申请等。2012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共211人,占新生人数的5.4%。
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到校后通过“绿色通道”入学;若未能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和校园地两种助学贷款不可重复申请。2012年,我校有1549名在校本科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
校内补助 学校采取多种校内补助形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对突发事件引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特别关注,通过应急帮困制度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2012年,共有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学费减免。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学生自立品格的有效途径。我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利用各种资源开辟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每学期招聘约2000人。此外,上百家校外用人单位与中心保持着长期合作,如和斯娱乐公司每年暑假为我校提供500个岗位,申美饮料公司在法定长假中提供400个岗位。2012年,我校解决勤工助学岗位近1万人次,学生勤工助学收入达到1663万余元。
|
收费项目
|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