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邵阳市初级中学音乐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
一、考试目标
邵阳市初级中学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我市全体初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考试遵循我国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音乐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考试遵循初中音乐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人文性与技能性相统一的音乐课程基本特点,发挥音乐特有的育人功能。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全面测试学生学习音乐课程达到的水平。重点测试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达标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为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人生规划意识提供有益的参照。
二、考试依据
初中音乐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市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施现状、学生基础、音乐教材选用和音乐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考试。
三、考试原则
1.导向性原则——考试应该促使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2.科学性原则——考试指标的确定和考试方式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模块的内容标准为依据。
3.基础性原则——考试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试题难易程度适当。
4.可操作性原则——考试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要简便、明晰,便于操作和推广。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音乐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市初中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主要检测学生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听赏能力、五线谱识谱能力、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考试以笔试为主。
(一) 基本乐理
1.节奏、节拍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拍子的强弱规律,了解旋律的组织形态。
2.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对照与书写。
3.常用的音乐记号(力度、速度、反复记号等)。
4.C大调、F大调、G大调调号及音阶。
5.五线谱译简谱(C大调)。
(二) 音乐知识
1.人声的分类及其音色特点。
2.中国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识记其中的常见乐器名称并能听辨音色。
3.京剧常识,识记名家名段。
4.我国几大常见剧种知识及其代表作(豫剧、花鼓戏、黄梅戏、越剧等)。
5.了解民歌的概念,识记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
6.舞剧知识,熟悉中外舞剧名作。
7.交响曲的基本概念。
8.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常识。
(三) 感受与鉴赏
1.识记下列作品词曲作者的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世界充满爱》、《欢乐颂》、《同一首歌》、《明天会更好》、《歌唱祖国》、《当兵的人》、《我和你》、《爱的奉献》、《爱我中华》等。
2.识记下列音乐家相关资料。
华彦钧、聂耳、马思聪、吕其明、马可、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比才、施特劳斯等。
3.唱会以下歌曲,并背唱其主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爱你中国》、《青春舞曲》、《同一首歌》、《乡间的小路》、《明天会更好》、《我和你》、《友谊地久天长》、《当兵的人》、《难忘今宵》、《欢乐颂》、《雪绒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歌唱祖国》等。
4.熟悉下列名曲,并背唱其主旋律。
《空山鸟语》、《阳春白雪》、《卡门序曲》、《二泉映月》、《思乡曲》、《春江花月夜》、《红旗颂》、《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蓝色多瑙河》、《梁山伯与祝英台》、《江河水》、《百鸟朝凤》等。
5.京剧名段听赏。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段等。
6.中国戏曲听赏,掌握下列剧种及其唱腔特点。
《谁说女子享清闲》、《手拉风箱呼呼响》、《对花》等。
7.中国歌剧听赏。
《北风吹》、《绣红旗》等。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015年考试采用开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50分,其中填空题占20%,选择题(含连线题、听音乐排序)占50%(其中听力部分占20%),判断题占10%,译谱题占20%。
说明:选择题的听力部分由考生根据播放的试题内容,按照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连续播放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