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科学探究 
             | 
        |||
| 
             主   题 
             | 
            
             内                 容 
             | 
        ||
|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即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 
        ||
|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 
            
             提出 
              问题 
             | 
            
             1. 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 
        |
| 
             猜想与假设 
             | 
            
             1.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 
              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的意识。 
             | 
        ||
| 
             制订计划 
             | 
            
             1. 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 
        ||
| 
             进行实验 
             | 
            
             1. 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亲和思考相结合。 
             | 
        ||
| 
             收集证据 
             | 
            
             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 
             | 
        ||
| 
             解释与结论 
             |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                                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 
        ||
| 
             反思与评价 
             | 
            
             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 
        ||
| 
             表达与交流 
             |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 
        ||
| 
             (三)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 
        ||
|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 
             | 
            
             1.粗盐中难蒋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 
        ||
|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 
        |||
|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 
            
             命题要求 
             | 
        ||
|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5.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6.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7.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8.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9.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10.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1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2.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14.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6.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17.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18.知道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19.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认识废气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23.了解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的影响。 
              2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2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 
            
             书面考试的命题,应注意密切联系生产 
              与生活实际,着重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性 
              质、变化的理解及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产与生 
              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通过模拟科学研究过 
              程,考查实验方案设计,分析推理以及解决开 
              放性问题的能力等。 
              实验考试的命题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实验 
              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实验信息加工等 
              能力。 
             | 
        ||
|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 
        |||
|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 
            
             命题要求 
             | 
        ||
| 
             28.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9.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30.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31.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32.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33.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4.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5.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6.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7.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38.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9.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0.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41.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2.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4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 
            
             命题时,不宜考查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记忆和复述,而应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考查学生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要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 
        ||
| 
             四、质的化学反应 
             | 
        |||
|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 
            
             命题要求 
             | 
        ||
| 
             46.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47.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48.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9.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50.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5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52.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53.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5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55.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6.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 
            
             命题时,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变化规律分析有关化学现象的能力;在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基础性,不宜涉及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不宜涉及反应物不纯、原料损耗并存的计算 
             | 
        ||
| 
             五、化学和社会发展 
             | 
        |||
| 
             考查内容及目标要求 
             | 
            
              命题要求 
             | 
        ||
| 
             57.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8.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59.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60.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61.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2.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63.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64.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65.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66.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67.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68.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9.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70.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71.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72.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7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 
            
             命题时,不宜强调对化学与社会相关知识的简单记忆,而应该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从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物质的观点。 
             | 
        ||
| 
             题  型 
             | 
            
             一、选择题 
             | 
            
             二、多选题 
             | 
            
             三、填空题 
             | 
            
             四、简答题 
             | 
            
             五、实验题 
             | 
            
             六、计算题 
             | 
        
| 
             比  例 
             | 
            
             30% 
             | 
            
             10% 
             | 
            
              20% 
             | 
            
             10% 
             | 
            
             20% 
             | 
            
             10% 
             | 
        
| 
             知识与技能 
             | 
            
             科学探究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和社会发展 
             | 
        
| 
             比 例 
             | 
            
             18% 
             | 
            
             41% 
             | 
            
             11% 
             | 
            
             12% 
             | 
            
             18% 
             | 
        
| 
             总 分 
             | 
            
             100分 
             | 
        ||||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